精准医疗离不开精准诊断。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心脏解剖、功能和组织学,而且在疾病的诊断、预后和危险分层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指导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的合理选择和规范化...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年 48卷 11期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年 41卷 10期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指由单基因突变导致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心血管疾病.很多此类疾病临床表现高危,在我国发病人群总数庞大,且呈现家族聚集的特点.目前,基因诊断在该类疾病的诊断、危险评估、防...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 年 47卷 3期
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实践证明,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等一级预防措施延缓或避免临床事件的发生。2020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年 51卷 4期
点评《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12版)》在人群危险分层、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评估方法、危险干预措施、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特点.
来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 年 12卷 1期
推荐理由: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心血管病预防能力,努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达...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1 年 36卷 1期
心血管疾病死亡已成为我国首位死因,高血压和冠心病既具相同的危险因素,两种疾病又常常并存。两种疾病并存时心血管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和冠心病共病患者的降压问题有其特殊性,共病患者适宜的降压...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2 年 102卷 10期
适量的体力活动能够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尽管其绝对风险很低,高强度的运动也可能使心原性猝死(SCD)和心肌梗死等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升高.对于初始参加运动训练、准备...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22 年 37卷 7期
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更新迭代、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的推广应用、其他合并...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 年 49卷 5期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年 39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