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死亡已成为我国首位死因,高血压和冠心病既具相同的危险因素,两种疾病又常常并存。两种疾病并存时心血管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和冠心病共病患者的降压问题有其特殊性,共病患者适宜的降压...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2 年 102卷 10期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合并疾病,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为规范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组织心脏科和内分泌科领域的专...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21 年 60卷 5期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更新并颁布了2021版心血管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结合近年来最新研究证据,新指南在降胆固醇、降压、降糖与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推荐建议,对我国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 年 49卷 12期
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而心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又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2019年8月31日欧洲心脏协会(ESC)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于巴黎ESC年...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9 年 17卷 10期
为应对在湖北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125位心血管和感染控制领域专家,经充分讨论,完成此共识。共识的主要观点及原则:(1)强调疫情防治为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尽快提高...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年 48卷 03期
在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中许多存在精神心理问题,本共识为《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的更新版,旨在提高心血管医生的医疗服务质量,帮助心血管医生提高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基...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20 年 59卷 10期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的严峻形势,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提出从三个方面来加强预防:(1)对选出做临床干预的病人进行危险评估;(2)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
来源:《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年 11卷 05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已达2.45亿,其中超过半数合并血脂异常,二者并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升高。降压达标...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 年 49卷 6期
精准医疗离不开精准诊断。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心脏解剖、功能和组织学,而且在疾病的诊断、预后和危险分层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指导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的合理选择和规范化...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年 48卷 11期
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更新迭代、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的推广应用、其他合并...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 年 49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