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克隆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被归类到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MDS/MPN)。该病发病率较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中位年龄为65~75岁,6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约3/100 000,男女...
参与专家:张宏丽、张悦
本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起源于异常多能干细胞[巨核细胞系和(或)多系骨髓细胞]的克隆性增殖,从而导致骨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生,使周血血小板计数显著增高,超过400×109/L。…
参与专家:胡耐博、肖志坚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主要累及中性粒细胞系别,迄今全世界报道不足200例。其特征是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以成熟粒细胞为主,而且无明显发育异常的表现。多为中老年人发...
参与专家:崔亚娟、张悦
PCH是全身或局部受寒后突然发生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溶血性疾病,是由 D-L冷溶血素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参与专家:黄振东、施均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起源于生发中心后终末分化B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特征为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并合成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
参与专家:徐燕、王建祥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退、闭经, 伴有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的一组疾病。近10年来POF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且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由于POF 导致不孕不育及低雌激素状态, 成...
参与专家:疾病编写组、母义明
网状组织发育不全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缺乏,淋巴细胞减少,为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男女性别比为2:1。
参与专家:阮敏、魏辉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由德国学者Rabe和Solomen等于1920年首先报道,迄今报道已逾150个家系。本病以纤维蛋白原缺乏或极低(0.2g/L)为特点。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发病率约1/100…
参与专家:刘葳、张磊
冷抗体是抗体类型为最适反应温度在30℃以下的自身红细胞抗体,包括冷凝集素和D-L抗体。自身反应性红细胞凝集素在寒冷条件下导致溶血性贫血。CAS临床以微循环栓塞为主要特征,分为原发和继发。
参与专家:黄振东、施均
NK/T细胞淋巴瘤是1997年WHO在淋巴系统分类草案中提出的一种恶性淋巴瘤新类型。在2001年WHO淋巴瘤分类中将其列为一种新的淋巴瘤类型。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东亚、墨西哥和中美洲,而欧美国家罕见。常见于...
参与专家:刘宏、李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