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是与血小板结合的抗体,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哟啊指标。结合抗体的血小板,或易被单核-巨噬系统捕获而破坏,或结合补体而溶解,使血小板寿命缩短,数量减少。
参与专家:胡朝军、李永哲
K细胞的临床意义与自然杀伤细胞基本相同,其活性代表机体的免疫状况,尤其是抗细胞内感染和抗肿瘤的能力,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参与专家:检查库编写组、汪国生
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磷脂综合征(APS)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
参与专家:检查库编写组、吴振彪
人疱疹病毒6 (HHV-6)根据生物学性状和对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分为两个变异群A群和B群,引起婴儿突发性玫瑰疹的主要为变异型B群,异型A群的致病性尚不十分清楚。HHV-7也可引起婴儿皮疹,但发病率不详。H...
参与专家:检查库编写组、郭津生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2~3周。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发热、全身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易引起胎儿先天性…
参与专家:检查库编写组、张占卿
指对免疫球蛋白IgA亚类(IgA1、IgA2)或IgG亚类(IgG1、IgG2、IgG3、IgG4)的测定。IgG有4个亚类,即IgG1、IgG2、IgG3、IgG4,其含量依次减少。4个亚类的生理…
参与专家:何敏、李永哲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由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等感染发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常可出现一种能凝集异种动物(如绵羊)红细胞的抗体。称为嗜异性抗体,此种凝集称为嗜异性凝集。常用于传染性…
参与专家:检查库编写组、张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