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儿童患者使用rhTPO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11月收...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 年 22卷 2期
目的 探讨标准或减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及地塞米松(P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初诊和复发、难治MM患者给予硼替佐米[1.2~1.3 mg/m2(标准剂量组)或1.0~1.1 mg/m2(减低剂...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 年 34卷 7期
目的 通过分析169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69例SFT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12 年 51卷 10期
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出血的观察;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准确调整药物剂量;加强心血管事件的观察;同时积极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做...
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2013 年 48卷 12期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肿瘤化疗中常见的毒副反应,有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血小板输注,因而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 CIT...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18 年 40卷 9期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片联合替吉奥胶囊和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予以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h+口服替吉...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年 33卷 7期
目的 研究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及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5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血小板是否减少分成病例组(45例,血小板减少组)和对照组(50例,血小板未减少).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
来源:《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 年 7卷 3期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红斑狼疮(NLE)的认识.方法 报道1990年至今广东省人民医院7例患儿和母亲,并复习1980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的87例,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自身抗体、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共94例NLE患儿...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1 年 49卷 2期
目的:比较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收集7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36例(替吉奥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39例(卡培...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年 5期
来源:《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1 年 04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