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持续血小板减少对ICU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的影响.方法 对93例ICU脓毒症患者进行鉴别分类,统计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将未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作为观察...
来源:《广西医学》 2019 年 41卷 24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特点、病因、转归等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94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7.2%。294例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中,早产儿213例(72....
来源:《广东医学》 2014 年 18期
目的 探讨骨髓性与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组(53例)和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组(25例),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KX-21型...
来源:《海南医学》 2012 年 23卷 9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骨髓衰竭性疾病.MD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为导致MDS患者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减少症在MDS患者中的发病率为40%~65%.MD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并且可导致出...
来源:《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7 年 40卷 6期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药物使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100×109/L)引致出血等症状的疾病.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按发病机制至少有以下3种:骨髓抑制性、免疫性及非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症.引致血小板减少症的...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年 9卷 6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应用肝素制剂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及原因.方法:选取接受普通肝素(UFH)或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的住院患者共197例,男120例,女77例.对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进行HIT抗体及凝血功能等...
来源:《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 年 24卷 4期
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所致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为高龄、女性、治疗周期长、联用3种以上抗生素、基础血小板计数低、肾功能不全等.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局部症状...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 年 14卷 6期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7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 [结果]感染性疾病导致新生...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年 18卷 8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替罗非班提供依据.方法:以"替罗非班"和"血小板减少症"为中文检索词;以"tirofiban"和"thrombocytopenia"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06—2016年中国学术期...
来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 年 18卷 2期
目的:基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资料,探讨药物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体现药师价值.方法:通过我院检验科L...
来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 年 21卷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