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5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等资料.结果 253例患者以从事农业...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年 21卷 27期
目的:探讨肿节风对大剂量化疗后小鼠血小板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本研究以Babl/c纯系清洁级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大剂量5-氟尿嘧啶腹腔注射复制血小板减少的动物模型,用肿节风稀释液从实验开始连续进行灌胃...
来源:《中药材》 2005 年 28卷 1期
目的建立环磷酰胺诱发急性造血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探讨血小板在骨髓抑制中发生变化的基础和意义.方法采用环磷酰胺首次大剂量200mg/kg@b.w.尾静脉注射腺磷酸,次日连续7 d以维持剂量30 mg/kg@b.w.腹腔注射...
来源:《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3 年 23卷 12期
目的:寻找能够抑制因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理想方法,以准确计数此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方法:(1)观察不同抗凝剂及时间对患者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分别在2 mg/mL EDTA-K2抗凝血中加入磷酸...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2007 年 23卷 4期
目的 观察枸橼酸抗凝应用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观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急性肾损伤或终末期肾病患者.所有患者血管通路均采用颈/股静脉...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13 年 52卷 6期
目的:系统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
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年 2期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20×109/L)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化疗后血小板≤20×109/L 的81例实体瘤和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04 年 84卷 5期
目的 探讨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确诊为ITP的32例患儿作为ITP组,同期选取22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
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年 18卷 3期
目的 研究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和改良PAD化疗的MM患者资料,其中接受PAD方案(PAD组)治疗者18例,接受改良...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 年 34卷 10期
目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临床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为IABP的临床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1-01至2012-12在我院急诊及冠心病监护病...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