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雷公藤药材中活性成分之一雷公藤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了雷公藤药材的根、枝、叶中雷公藤甲素在不同存贮期的含量.结果雷公藤甲素在雷公藤药材中的含量随...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年 22卷 4期
目的 研究多种雷公藤单体对HL-60细胞腺苷脱氨酶(ADA)的影响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分别用雷公藤春碱、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乙素、雷公藤黄素、雷公藤呋喃南蛇碱、雷公藤定碱(10 mg/L、1 mg/L、0.1 mg...
来源:《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7 年 34卷 1期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是我国的名贵药用植物,其药用成分雷公藤红素是医药研究中重要的化学单体.环境胁迫能促进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与积累,该文通过正交设计,探讨了水分、光照、土壤氮含...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2009 年 33卷 1期
目的:比较雷公藤凝胶剂与软膏剂中雷公藤内酯的经皮渗透性,以及不同浓度氮酮对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雷公藤凝胶与软膏剂中雷公藤内酯的透皮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透过小鼠皮...
来源:《中国药师》 2008 年 11卷 4期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临床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评价雷公藤多苷治疗PN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09年01月~2011年01月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或住院接受雷公藤多苷常规治...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 年 12卷 10期
目的明确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发挥抗炎作用的剂量范围,比较其作用效果异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给小鼠灌胃不同量的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连续3天,通过巴豆油混合致炎液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计...
来源:《中国药物警戒》 2014 年 9期
为充分利用雷公藤中药资源,以雷公藤茎叶制剂--雷公藤总内酯片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效学及不良反应研究,并与雷公藤根制剂--雷公藤多苷片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两者同样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及免疫作用...
来源:《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2 年 18卷 3期
目的:建立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对市售雷公藤制剂样品中雷公藤红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外标法.Hanbon Kromasil 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09 年 34卷 7期
目的:为雷公藤类制剂的二次开发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雷公藤”“制剂”“质量标准”“制备工艺”“Tripterygi-um”“Preparatio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1年1月-2015年1月在PubMed、中国知...
来源:《中国药房》 2017 年 28卷 4期
目的:确定雷公藤浸膏的干燥条件.方法:雷公藤浸膏在不同的干燥温度和时间下,测定其有效成分雷酚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结果:雷公藤浸膏在80℃干燥48h后,其有效成分雷公藤内酯醇和雷酚内酯的损失较小,...
来源:《中成药》 2002 年 24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