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效学 氯吡格雷必须通过CYP450酶代谢,生成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代谢物。氯吡格雷的活性代谢产物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P2Y12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参与专家:白洁
肌钙蛋白(cTn)是存在于心肌肌原纤维中细肌丝上的重收缩调节蛋白,分为3个亚单位,即心肌cTnT、心肌cTnI和心肌cTnC,当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其成分释放入血。其中cTnI心肌损伤有较高的特...
参与专家:宋燕、邵冬华
是一种由情绪激动或极度劳累诱发的急性可逆性心肌病,最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和呼吸困难,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相似。SCM患者约占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2%,在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而接受心脏导管…
参与专家:张骞、吕强
凡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它与冠状动脉痉挛一起,又统称为冠状动脉…
参与专家:谷天祥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中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冠心病者达72.3%,其中约一半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已存在心脏基础疾病,而糖尿病又可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展。2001年,美国…
参与专家:疾病编写组、童南伟、杨刚毅
1.本品可以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为有活性的纤溶蛋白溶解酶,以降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发挥溶栓作用
2.rPA的剂量范围在0.1125~6MU,当剂量增加时,rPA的血浆活性浓度增加,并呈单指数方式下降;其半衰...
参与专家:白洁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冠状动脉最易受累。1967年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又称为川崎病。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我国儿科常见病之一。…
参与专家:李超、李彩凤
多种原因如缺血/再灌注发生时,自由基等破坏了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导致该白蛋白与过渡金属结合能力发生改变,这类白蛋白即为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心肌坏死各项检测指标均阴性时,缺血修饰白蛋白...
参与专家:宋燕、邵冬华
…引起的体外血小板聚集。
2.药动学 静脉给药后5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8小时,稳态分布容积为22~42L,血浆蛋白结合率65%,正常人及冠心病者半衰期分别为1.4~1.8小时和1.9~2.2小时。65岁…
参与专家:白洁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致乳头肌断裂、延长,心室扩张,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既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即刻,也可缓慢出现于心肌梗死或缺血导致…
参与专家:陈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