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福建产的雷公藤不同季节不同部位进行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的测定。方法:雷公藤春夏秋冬生长的全根、根皮、去皮根、茎、叶,经无水乙醇提取,中性氧化铝拌和,石油醚回流和氯仿提取,与雷公藤内酯...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年 21卷 1期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体外经皮吸收特点.方法 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经皮吸收特点,以HPLC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的经皮吸收量.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在24...
来源:《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2 年 27卷 3期
目的 研究赤芍、莱菔子、佛手、竹茹与雷公藤配伍后对雷公藤内酯醇的影响.方法 4种饮片分别与雷公藤配伍,加水提取,用HPLC测定雷公藤单提液及其配伍提取液中的雷公藤内酯醇.结果 佛手-雷公藤配伍提取液中...
来源:《华西药学杂志》 2007 年 22卷 4期
目的:建立雷公藤超声提取物中测定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雷公藤超声提取物经中性氧化铝层析柱洗脱,采用HPLC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含量.色谱柱:大连江申公司C 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
来源:《中医药信息》 2009 年 26卷 1期
我国传统医学成功应用雷公藤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及炎性疾病已有数百年历史.目前为止,超过46种二萜类化合物,20种新型三萜类化合物,21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已从雷公藤植物中分离鉴定出来.其中...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 年 22卷 3期
雷公藤甲素为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等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它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是热点研究的天然活性化合物.但是,雷公藤甲素的副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
来源:《药物评价研究》 2013 年 36卷 3期
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li Hook)是我国著名的杀虫植物.文章对雷公藤的杀虫活性、主要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及田间药效4个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雷公藤对多种昆虫有毒杀、拒食、麻醉、生...
来源:《昆虫知识》 2008 年 45卷 6期
目的:依托国家药品评价抽验项目,采用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雷公藤多苷片制剂进行质量评价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标准(WS3-B-3350-98-2011)对10个企业171批次雷公藤多...
来源:《中国现代中药》 2020 年 22卷 9期
目的:通过对新风胶囊进行拆方,观察方中雷公藤配伍其他药味前后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变化,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揭示方中主要影响雷公藤毒性的药味.方法:结合“组分剔除法”采用HPLC法测定各拆方组雷公藤甲素的溶...
来源:《中药材》 2016 年 39卷 8期
采用多元逐步同归分析对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和贵州5个省内6类不同居群药用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wiifordii)的160株个体进行了雷公藤红素含量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
来源:《植物学通报》 2008 年 25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