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征象及临床、病理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乳腺癌313例资料,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比分析三阴性乳腺癌(n=33)组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年 36卷 13期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细胞角蛋白5(CK5)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545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59例,非三阴性乳腺癌486例,对其乳腺癌组织...
来源:《山东医药》 2015 年 43期
肿瘤干细胞既包含干细胞的特性也包含肿瘤细胞的特性.乳腺癌起源于乳腺癌干细胞的说法能够合理地解释乳腺癌的不均一性及其治疗后的复发,这些变异的干细胞可能作为肿瘤预防策略的靶标.而且,由于乳腺癌干细...
来源:《生物技术通讯》 2010 年 21卷 5期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在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BRCA1和BRCA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切除的原发病灶共9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
来源:《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 年 28卷 10期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间睾酮和雄激素受体(AR)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该院经病理确证为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共92例女性患者,其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非三阴...
来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年 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干细胞与乳腺癌化疗失败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9例人乳腺癌组织标本和MCF-7中不同细胞亚群的MDR1表达和化疗药物在体外对不同细胞亚群的杀伤效果,以及化疗药物干预后乳腺癌干细胞含量和MDR1表...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7 年 24卷 1期
目的:了解中山市妇女乳腺癌的患病情况,研究乳腺癌影响因素,探讨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对策.方法:2006~2008年对中山市99 140例妇女进行乳腺病普查及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10 年 25卷 15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组织中VEGF水平;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VEGF水平. 结果 1...
来源:《实用预防医学》 2012 年 19卷 8期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FAP-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4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FAP-α、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分...
来源:《癌症进展》 2019 年 17卷 20期
目的 探讨青年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0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和同期就诊的216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青年女性乳腺...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年 25卷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