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大肠癌相关知识、态度及筛查行为特征.方法:应用修订的香港中文大学"结直肠癌认知调查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74例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调查,分析该人群...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2020 年 20卷 11期
目的:了解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分化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5例大肠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大肠癌旁正常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为80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3 年 9卷 04期
目的:初步探索左侧大肠癌和右侧大肠癌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为左右侧大肠癌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别提供功能基因组学上的依据.方法:以左右侧大肠癌组织为研究对象,提取组织总蛋白,依次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凝胶图...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年 10卷 24期
目的 探索青年及老年大肠癌组织中变异型P-53(Mt-p53)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青年、老年大肠癌组织中Mt-p53的表达、细胞定位情况,比较两组织中M...
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年 22卷 12期
大肠癌病死率在全球恶性肿瘤病死率中位于第4位,就诊时有15
来源:《医学综述》 2011 年 17卷 01期
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介绍了大肠癌病人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大肠癌病人生命质量评估工具主要有大肠癌特异量表、大肠癌功能评价系统、大肠癌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直肠癌病...
来源:《护理研究》 2012 年 26卷 06期
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居第3位和第2位.开展大肠癌筛查工作对大肠癌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大肠癌筛查以降低其发...
来源:《天津医药》 2019 年 47卷 06期
目的总结大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减少误诊,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对15年间经肠镜发现并术后病理证实的大肠癌1240例,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分析.结果 40岁以上为大肠癌的高发年...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05 年 13卷 03期
目的:描述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对大肠癌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精简的香港中文大学《结直肠癌认知调查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74例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调查,分析...
来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年 36卷 02期
目的:研究RACK1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大肠癌癌前病变组织及大肠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2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组织、20例大肠炎性息肉组织和23例正常大肠黏膜组...
来源:《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3 年 33卷 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