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治疗肝炎疗效间的关系,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肝炎患者的血清干扰素抗体.结果发现,干扰素抗体总阳性率为38.18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8 年 14卷 1期
重组人干扰素(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rhuIFN)是一类抗病毒、抗肿瘤和多发性硬化调节免疫的重要生物制品.自1957年发现干扰素以来,人们不断采用新技术对干扰素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先后研发了原型干扰...
来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 年 23卷 12期
干扰素-α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可通过影响肝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2′-5′-OAS、PKR和MxA等蛋白的生成发挥抗肝炎病毒作用.干扰素-α还可通过影响MAPK通路、IRS-1/PI3K-p70S6激酶通路...
来源:《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 年 24卷 10期
目前干扰素仍是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本文就干扰素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干扰素疗效的评价标准、剂量、疗程与疗效,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干扰素治疗的副反应,提高干扰素疗效研究和新型干扰素的应...
来源:《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8 年 25卷 2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法(EIA)检测41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1 年 30卷 4期
目的 了解α干扰素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肝炎不良反应的范围及程度是否一致,为提高小儿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α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儿进行观察,对患儿的不良反应进...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年 14卷 32期
目的观察小白鼠经口腔和胃服用精制α型人白细胞干扰素的吸收情况.方法小鼠经口腔和胃服用干扰素后,分别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干扰素活性.结果含服干扰素的小鼠血清用两种方法均可...
来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0 年 13卷 2期
干扰素是一类多基因家族诱导性细胞因子,可在脊椎动物细胞中诱导建立抗病毒状态,并在抗病毒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干扰素系统包括应答外界刺激(如病毒感染)而合成干扰素的细胞,和应答干扰素建立抗病毒状态的细...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2007 年 5期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剂经家兔皮肤给药后的吸收作用.方法 给家兔皮肤分别涂抹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试验组)和干扰素α-2b凝胶(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干...
来源:《中国药业》 2008 年 17卷 12期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 2b的稳定性.方法以抗病毒活性为指标,考察单修饰干扰素α 2b、多修饰干扰素α 2b和干扰素α 2b的稳定性(4℃、25℃、37℃)、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和37℃人血清稳定性.结果在4...
来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1 年 22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