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心力衰竭高危人群对心力衰竭的认知情况以及心力衰竭知识讲座提高认知水平的作用.方法 2019年6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力衰竭防治小组针对心力衰竭高危人群举办心力衰竭知识讲座6次,参加人员...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1 年 18卷 24期
近几年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各国对心力衰竭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是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心衰学会公布的心力衰竭新指南、201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0年英国国立健康...
来源:《医学与哲学》 2013 年 34卷 12期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如何早期发现慢性心力衰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尿代谢产物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具有一...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9 年 17卷 02期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可见于心肌损伤.心力衰竭过程中多种机制可导致心肌损伤,其常见于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缺血性心力衰竭,亦可见于非缺血性心力衰竭.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升高与心力衰竭的...
来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 年 17卷 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急诊留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心力衰竭发作频率和心力衰竭发病诱因,采用自我护理行为和家庭关怀度问卷对其调查,并分析发作...
来源:《护理管理杂志》 2012 年 12卷 01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会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并贯穿心力衰竭疾病的全过程,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年 38卷 02期
B型脑钠肽(BNP)是心力衰竭的重要标记物,在不同病因导致的心力衰竭中,其浓度有所不同,但对于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估和治疗起到指导作用.BNP的基因重组药物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的心力衰...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 年 29卷 03期
目的:观察螺内酯、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82例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治疗组(螺内酯、培哚普利加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和对照组(培哚普利加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6 年 22卷 10期
目的:研究老年(60岁)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情况及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4 年 09期
目的 探讨依普利酮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8只成年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心力衰竭组与依普利酮组,每组6只大鼠.心力衰竭组与依普利酮组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年 18卷 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