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如何早期发现慢性心力衰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尿代谢产物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具有一...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9 年 17卷 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1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血红蛋白(Hb)水平(男性Hb<120 g/L、女性Hb <110 g/L诊断为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功能...
来源:《上海医学》 2008 年 31卷 4期
目的 探讨依普利酮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8只成年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心力衰竭组与依普利酮组,每组6只大鼠.心力衰竭组与依普利酮组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年 18卷 17期
目的 比较高血压心力衰竭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心力衰竭患者134例,分为高血压心力衰竭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2组,入院后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 年 32卷 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程度的关系,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 方法:对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6 年 29卷 10期
目的 探讨一种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自助式心脏康复模式.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于预前后心力衰竭相关知识、去除诱发因素重要性...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年 23卷 13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病人相关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心力衰竭知识问卷为研究工具,对100例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力衰竭知识水平的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知识得...
来源:《护理研究》 2007 年 21卷 13期
尽管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即使经过充分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仍有近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心功能...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 年 40卷 3期
背景: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心肌营养因子,具有很强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室重构,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作用.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年 16卷 2期
目的 通过检测小儿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探讨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
来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2 年 19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