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度流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的进程;慢性心力衰竭又能引起或加重睡眠呼吸暂停;时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1 年 32卷 1期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方法]应用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量表,对9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决策及自我护理评估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维持较...
来源:《护理研究》 2005 年 19卷 3期
综述了国内外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姑息照护的现状,总结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姑息照护的必要性,发现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姑息照护的因素主要包括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轨迹特点、心理社会因素、医护人...
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2019 年 54卷 3期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方法: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治疗与护理.结果:3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病情有所缓解,呼吸困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为有效.结论:有效的护理...
来源:《中国伤残医学》 2015 年 23卷 15期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可互为因果,相互共存,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病情并影响预后.药物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应针对病因,减轻症状,减少死亡率.非药物治疗对部分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有效,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9 年 30卷 1期
目的:研究老年(60岁)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情况及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4 年 9期
目的 探讨Ptfv1终末电势在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128例的门诊就诊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多普勒检查分为无心力衰竭组、可疑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及舒张性并收缩性心力衰竭组....
来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年 18卷 10期
目的:探讨抗心力衰竭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脑利钠肽(BNP)以及糖类抗原125(CA125)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50例,予抗心力衰竭治疗...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年 14卷 18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力衰竭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选择2012年3~6月来我院住院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发放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前发放心力衰竭知识问卷测试心力衰竭知识掌握...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年 10卷 18期
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终末期,5年病死率为50%,近几年慢性病统计中已超过恶性肿瘤居于首位.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指南将心力衰竭分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 年 40卷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