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实践证明,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为核心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为全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并进一步规范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年 48卷 12期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新陈代谢途径,其中溶酶体降解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并循环利用,对心血管稳态和功能至关重要,但过度或不足的自噬可导致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23 年 26卷 5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尿酸,对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
来源:《陕西医学杂志》 2010 年 39卷 3期
心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心血管病防控形势严峻.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危险因素管理是预防心血管病的重要基础.根据国内外最新的流行病学和防治证据,本指南着重介绍了我国开展心血管...
来源:《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9 年 13卷 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两院1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资料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HRV分析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比较查体者有和无心血管事件...
来源:《医学研究杂志》 2006 年 35卷 7期
在抗肿瘤治疗中肿瘤患者的心血管毒性正逐步受到广泛重视。尽管已发现一些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危险因素,但建立准确的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仍然是困难重重。传统的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20 年 42卷 10期
目的 了解中国心血管内科医师高血压患病、治疗和控制情况,评估心血管内科医师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为制定干预策略、促进人群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86家综合性医院心...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年 39卷 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严重创伤后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老年严重创伤骨科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围手术期件心血管时间发生情况分为心血管并发症组及无心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2017 年 37卷 z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其间断缺氧的特征能够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病理过程.OSA与多种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有效地...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 年 42卷 4期
心血管标志物是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的血液生化物质.心血管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的科学研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应用广泛,意义重大.现就各种类型的心血管标志...
来源:《医学综述》 2011 年 17卷 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