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慢性缺氧/再氧合小鼠模型,旨在用于研究慢性缺氧/再氧合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设计并制作氧浓度自动控制仪及密闭箱,在氧浓度测量仪的监测下,通过控制程序设定氧气、氮气、及空气吹入的时间及流...
来源:《国际呼吸杂志》 2006 年 26卷 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吸氧对新生大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新生SD大鼠56只,分娩完成后随机分为高氧组24只、低氧组24只、对照组8只,高氧组给予75%浓度的氧气吸入,低氧组给予35%浓度的氧气吸入,对照组于空气中...
来源:《河北医药》 2011 年 33卷 24期
[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方式对早产儿呼吸和经皮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选择较适宜的氧疗方式.[方法]选取不同型号头罩、面罩及箱式吸氧方式,并给予不同氧流量,利用NAXO2NODELON-25AE型氧浓度测定仪分别测试氧...
来源:《护理研究》 2004 年 18卷 13期
目的:观察液态氧在高原应用的价值及对人体力竭运动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氧(4 L/min)和常氧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16期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高压氧及常压氧治疗前后大、小脑皮质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20只Wistar大鼠单纯随机分为4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一氧化碳组为一氧化碳中毒组;HBO组为一氧化...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4 年 8卷 13期
目的 研究低氧预适应对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型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测细胞MTT代谢活性、细胞凋亡率以及超微结构变化探讨低氧预适应对于神经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细胞超氧化物歧...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 年 29卷 08期
目的 探讨适当延长吸氧管长度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对持续低流量氧疗病人按应用2 m、3 m、4 m、5 m吸氧管吸氧分为4组,观察血氧饱和度,计算氧气充满吸氧管时间,并调查延长吸氧管吸氧病人满意度.结果 ...
来源:《护理管理杂志》 2013 年 13卷 01期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刺激对内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缺氧复氧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两组,常氧对照组在常氧状态下培养12~18小时;缺氧复氧组先在氧浓度...
来源:《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年 33卷 03期
氧化还原系统主要由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生成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组成.大量的研究表明,氧化还原系统在机体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关键的调节作用.抗氧化系统主要包括酶类抗氧化剂和非酶类抗氧化剂.抗氧化系...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年 16卷 11期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年 24卷 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