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慢性缺氧/再氧合小鼠模型,旨在用于研究慢性缺氧/再氧合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设计并制作氧浓度自动控制仪及密闭箱,在氧浓度测量仪的监测下,通过控制程序设定氧气、氮气、及空气吹入的时间及流...
来源:《国际呼吸杂志》 2006 年 26卷 6期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高压氧及常压氧治疗前后大、小脑皮质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20只Wistar大鼠单纯随机分为4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一氧化碳组为一氧化碳中毒组;HBO组为一氧化...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4 年 8卷 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方式对早产儿呼吸和经皮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选择较适宜的氧疗方式.[方法]选取不同型号头罩、面罩及箱式吸氧方式,并给予不同氧流量,利用NAXO2NODELON-25AE型氧浓度测定仪分别测试氧...
来源:《护理研究》 2004 年 18卷 13期
采用原位生态学的方法测定广东省中山市9口主养草鱼高密度池塘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水柱呼吸耗氧量、底泥呼吸耗氧量和鱼呼吸耗氧量,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增氧机增氧量及用差减法计算大气扩散作用引起的...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2013 年 37卷 2期
[目的恹氧氨氧化过程是一种能在厌氧条件下氧化NH4+同时还原NO2-或者NO3-生成N2的过程,是氮素循环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厌氧氨氧化过程由厌氧氨氧化细菌催化完成,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已证实了厌氧氨氧...
来源:《微生物学报》 2019 年 59卷 6期
目的 探讨3种吸氧方法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对心血管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3组:鼻塞组、双鼻吸氧管组、头皮针导管组,每组70例.鼻塞组选用一次性鼻塞吸氧,双鼻吸氧管组选用一次性双鼻...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年 14卷 22期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生1~3 d的SD鼠,原代分离,培养其心肌细胞72 h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单纯缺氧/复氧及卡维地洛+缺氧/复氧组.使培养...
来源:《上海医学》 2008 年 31卷 3期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刺激对内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缺氧复氧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两组,常氧对照组在常氧状态下培养12~18小时;缺氧复氧组先在氧浓度...
来源:《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年 33卷 3期
目的 通过对14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中抗氧化酶和氧化代谢产物的测定,观察肺癌患者氧化/抗氧化状态的特点,为补充或完善肺癌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比色法测定患者的氧化/抗氧化酶的活性、含量,...
来源:《国际呼吸杂志》 2009 年 29卷 20期
为探究低氧-复氧胁迫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抗氧化酶活性及Cu/Zn-SOD和Mn-SOD基因表达的影响,对鲢进行急性低氧、持续低氧及复氧实验,进而分析血清、心脏和肝脏中不同抗氧化酶和SODs基因表达...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2022 年 46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