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微小胃癌和小胃癌临床、独特的生长模式及病理组织学变迁的特点,利于选择治疗方案.方法 对31例微小胃癌和小胃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微小胃癌及小胃癌组占同期早期胃癌病例的10....
来源:《实用肿瘤杂志》 2009 年 24卷 04期
目的探讨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病理特点.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28例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微小胃癌10例,小胃癌18例,占同期早期胃癌手术病例的...
来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3 年 12卷 01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MGMT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内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胃癌组织及癌旁正...
来源:《浙江临床医学》 2016 年 18卷 07期
目的 探讨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6例家族性胃癌患者以及同期收治的752例散发性胃癌患者,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结...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年 36卷 02期
目的 探索以凹陷型病灶为主的胃癌漏诊原因,统计早期胃癌中凹陷型的比率.方法 2007年1月~ 2010年12月的4年间,胃癌切除患者2 431例,统计经切除标本病理学证实的早期胃癌例数及凹陷型形态的早期胃癌的比率...
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年 21卷 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7例老年组胃癌和33例老年前组胃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对照.结果:老年组胃癌HP感染阳性率为77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 年 16卷 04期
目的:残胃癌与近端胃癌都发生于胃上部黏膜,但由于残胃特殊的内环境,两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有着显著差异.本研究分析了残胃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比较残胃癌与近端胃癌的预后差异.方法:对83例在1991年7月至2...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 2011 年 38卷 20期
EB病毒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经原位杂交技术证实胃癌细胞EBER阳性者称为EBV相关性胃癌,约占所有胃癌的8.2%.2014年TCGA根据分子表型将胃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EBV相关性胃癌、微卫星不稳定型胃...
来源:《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 年 35卷 12期
目的 探讨Wnt信号转导系统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Wnt2、APC、c-myc表达.结果 与非癌对照组比较,胃癌组织Wnt2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且,进展期胃癌组织中Wnt2表达明显增加...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年 33卷 23期
在日本,胃癌的治疗方案主要根据胃癌分期制订,《胃癌治疗指南》详细介绍了治疗方法.最新的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采用第7版肿瘤TNM分期系统,这是自胃癌治疗指南发布以来最大的一次修订.第15版《胃癌治...
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 年 18卷 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