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21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41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均在12 h以内,收集其性别、年龄、GCS、血肿体积、血肿部位、血红蛋白含量、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等.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血肿体积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术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341例患者中;基底节出血209例,脑叶出血132例,其中出血破入脑室99例;出血量40 ~ 95 mL,平均(60.68±12.46) 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15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肿体积呈线性关系,而单核细胞数与血肿体积无关.与术前相比,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持续升高,在术后3d左右达到峰值,7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与30 d病死率密切相关(OR=6.27,95% CI:1.07 ~ 36.89,P =0.04).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仍然持续存在,单核细胞计数升高是患者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干预单核细胞致伤途径可能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邢浩;黄录茂;袁荣强

来源:安徽医学 2016 年 37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21
作者:
邢浩;黄录茂;袁荣强
来源:
安徽医学 2016 年 37卷 5期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预后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hite blood cell Neutrophil Monocyte Prognosis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41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均在12 h以内,收集其性别、年龄、GCS、血肿体积、血肿部位、血红蛋白含量、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等.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血肿体积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术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341例患者中;基底节出血209例,脑叶出血132例,其中出血破入脑室99例;出血量40 ~ 95 mL,平均(60.68±12.46) 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15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肿体积呈线性关系,而单核细胞数与血肿体积无关.与术前相比,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持续升高,在术后3d左右达到峰值,7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与30 d病死率密切相关(OR=6.27,95% CI:1.07 ~ 36.89,P =0.04).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仍然持续存在,单核细胞计数升高是患者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干预单核细胞致伤途径可能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