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6 | 下载11

目的 探讨膀胱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并分析包括本文确诊1例在内的14例膀胱AAM的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4例膀胱AAM患者中,男5例,女9例;年龄11~67岁,平均37.21岁;14例患者中5例出现尿频,4例出现尿急,2例出现尿痛,4例出现血尿,3例出现排尿困难,2例出现下腹包块,1例出现外阴肿块;治疗主要为肿瘤切除及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患者随访不详,10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9年无复发.本例患者行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及右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时间260 min,出血量300 mL;术后引流第1、2、3天分别为110、40、10 mL;第4天拔出腹腔引流管;无漏尿、感染等并发症.病理诊断为膀胱AAM,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显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结蛋白(Des)、树突状细胞(CD)34、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1)、凝血因子XⅢ(FXⅢ)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调节蛋白(Calponin)、细胞角蛋白(C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肌浆蛋白(Myogenin)、钙结合蛋白S100、CK5/6、抑癌基因P63、gata结合蛋白3(GATA3)、配对盒基因8(PAX8)、β-连环蛋白(β-catenin)、E26转录因子(ETS)相关基因(ERG)、黏蛋白4(MUC-4)均为阴性.结论 膀胱AAM是一种罕见、有局部侵袭特性的良性肿瘤,依赖组

作者:陈天明;王德林;罗生军;陈刚;吴小候

来源:重庆医学 2021 年 50卷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6 | 下载:11
作者:
陈天明;王德林;罗生军;陈刚;吴小候
来源:
重庆医学 2021 年 50卷 23期
标签:
膀胱;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输尿管再植术
目的 探讨膀胱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并分析包括本文确诊1例在内的14例膀胱AAM的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4例膀胱AAM患者中,男5例,女9例;年龄11~67岁,平均37.21岁;14例患者中5例出现尿频,4例出现尿急,2例出现尿痛,4例出现血尿,3例出现排尿困难,2例出现下腹包块,1例出现外阴肿块;治疗主要为肿瘤切除及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患者随访不详,10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9年无复发.本例患者行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及右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时间260 min,出血量300 mL;术后引流第1、2、3天分别为110、40、10 mL;第4天拔出腹腔引流管;无漏尿、感染等并发症.病理诊断为膀胱AAM,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显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结蛋白(Des)、树突状细胞(CD)34、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1)、凝血因子XⅢ(FXⅢ)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调节蛋白(Calponin)、细胞角蛋白(C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肌浆蛋白(Myogenin)、钙结合蛋白S100、CK5/6、抑癌基因P63、gata结合蛋白3(GATA3)、配对盒基因8(PAX8)、β-连环蛋白(β-catenin)、E26转录因子(ETS)相关基因(ERG)、黏蛋白4(MUC-4)均为阴性.结论 膀胱AAM是一种罕见、有局部侵袭特性的良性肿瘤,依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