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2 | 下载518

目的:分析多发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嗜铬细胞瘤9例,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Von Hippel-Lindau病1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术前经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30s)和门脉期(70~80s)扫描.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或优维显,注射流率3ml/s.仔细复习CT扫描结果并与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嗜铬细胞瘤共18个病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肾细胞肾癌1例(Von Hippel-Lindau病),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良性病灶13个,恶性病灶5个.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15个,不规则形3个.直径3.2~13.7cm,平均5.6cm.病灶直径<5.0cm 3个,5.0~10.0cm 13个,>10cm 2个.肿瘤实质成分平扫CT值为34.2~53.0HU,平均42.7HU;动脉期CT值63.7~91.5HU,平均80.7HU;门脉期CT值75.1~126.4HU,平均98.1HU.8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6个病灶中,6例两侧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2例两侧大小不同,坏死、囊变不同,但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结论:多发嗜铬细胞瘤包括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脏器嗜铬细胞瘤,多位于双侧肾上腺,CT表现与肾上

作者:周建军;曾蒙苏;严福华;王建华;周康荣;曾维新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08 年 2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2 | 下载:518
作者:
周建军;曾蒙苏;严福华;王建华;周康荣;曾维新
来源:
放射学实践 2008 年 23卷 12期
标签:
副神经节瘤 嗜铬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增强
目的:分析多发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嗜铬细胞瘤9例,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Von Hippel-Lindau病1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术前经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30s)和门脉期(70~80s)扫描.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或优维显,注射流率3ml/s.仔细复习CT扫描结果并与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嗜铬细胞瘤共18个病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肾细胞肾癌1例(Von Hippel-Lindau病),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良性病灶13个,恶性病灶5个.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15个,不规则形3个.直径3.2~13.7cm,平均5.6cm.病灶直径<5.0cm 3个,5.0~10.0cm 13个,>10cm 2个.肿瘤实质成分平扫CT值为34.2~53.0HU,平均42.7HU;动脉期CT值63.7~91.5HU,平均80.7HU;门脉期CT值75.1~126.4HU,平均98.1HU.8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6个病灶中,6例两侧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2例两侧大小不同,坏死、囊变不同,但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结论:多发嗜铬细胞瘤包括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脏器嗜铬细胞瘤,多位于双侧肾上腺,CT表现与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