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6 | 下载14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和用于创面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二代细胞CDl4、CD29,CD34、CD44、CD45和CD106抗原表达以鉴定MSCs.实验分3组:直接共培养组(n=8)为hMSCs(1×105/ml)与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a)直接接触共培养;间接共培养组(n=7)为在transwell透明聚碳酸酯膜上层加入hMSCs细胞悬液[(2~3)×105个细胞)].下层接种HEKa,间接共培养;单纯HEKa培养组(n=7)单纯培养HEKa.在倒置显微镜下刮擦生长融合成片的HEKa细胞以制备宽度为100 μm的"表皮创面"模型.模型制备后24、48、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每高倍视野越过创缘迁移到创面的HEKa数,并用SigmaScan Pro 5软件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HEKa细胞吸收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的放射活性.判定HEKa细胞的分裂增殖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第二代hMSCs CD29、CD44和CDl06抗原阳性(分别为94.81

作者:雷永红;付小兵;袁方;蔡飒;孙同柱

来源:感染、炎症、修复 2008 年 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6 | 下载:148
作者:
雷永红;付小兵;袁方;蔡飒;孙同柱
来源:
感染、炎症、修复 2008 年 9卷 2期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创面愈合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和用于创面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二代细胞CDl4、CD29,CD34、CD44、CD45和CD106抗原表达以鉴定MSCs.实验分3组:直接共培养组(n=8)为hMSCs(1×105/ml)与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a)直接接触共培养;间接共培养组(n=7)为在transwell透明聚碳酸酯膜上层加入hMSCs细胞悬液[(2~3)×105个细胞)].下层接种HEKa,间接共培养;单纯HEKa培养组(n=7)单纯培养HEKa.在倒置显微镜下刮擦生长融合成片的HEKa细胞以制备宽度为100 μm的"表皮创面"模型.模型制备后24、48、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每高倍视野越过创缘迁移到创面的HEKa数,并用SigmaScan Pro 5软件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HEKa细胞吸收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的放射活性.判定HEKa细胞的分裂增殖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第二代hMSCs CD29、CD44和CDl06抗原阳性(分别为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