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4 | 下载97

目的:研究和分析不孕症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体、阴道微生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50例,术前常规进行病史采集并取阴道分泌物,利用Nugent评分评价阴道菌群后,分为菌群正常组(307例,占36.12%)和菌群异常组(543例,占63.88%).根据菌群异常情况,又将菌群异常组分为5组,分别为乳酸杆菌减少组(325例)、革兰阳性小杆菌为优势菌组(173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26例)、菌群抑制组(11例)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组(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菌群异常组患者的5年以上不孕症病史、流产后并发症及药物流产史的发生率高于菌群正常组(P<0.05),OR值及95%CI分别为1.42(1.07~1.89)、1.97(1.28~3.05)、1.51(1.03~2.22).其中乳酸杆菌减少患者药物流产史的发生率最高(0R=1.66,95%CI:1.09~2.51).阴道革兰阳性小杆菌患者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OR=1.86,95%CI:1.13~3.07).校正年龄、学历及家庭年收入后发现,流产后并发症是阴道菌群异常的危险因素(OR=2.653,95%CI:1.16~6.07).结论: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下腹痛、发热等并发症会增加阴道菌群失调的危险性,流产后积极抗炎等预防性治疗对于保护阴道正常微环境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晓;侯海燕;胡春秀;杨振华;陈亚琼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1 年 3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4 | 下载:97
作者:
陈晓;侯海燕;胡春秀;杨振华;陈亚琼
来源: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1 年 38卷 6期
标签:
阴道 不育,女(雌)性 乳杆菌属 念珠菌病,外阴阴道 阴道病,细菌性
目的:研究和分析不孕症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体、阴道微生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50例,术前常规进行病史采集并取阴道分泌物,利用Nugent评分评价阴道菌群后,分为菌群正常组(307例,占36.12%)和菌群异常组(543例,占63.88%).根据菌群异常情况,又将菌群异常组分为5组,分别为乳酸杆菌减少组(325例)、革兰阳性小杆菌为优势菌组(173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26例)、菌群抑制组(11例)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组(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菌群异常组患者的5年以上不孕症病史、流产后并发症及药物流产史的发生率高于菌群正常组(P<0.05),OR值及95%CI分别为1.42(1.07~1.89)、1.97(1.28~3.05)、1.51(1.03~2.22).其中乳酸杆菌减少患者药物流产史的发生率最高(0R=1.66,95%CI:1.09~2.51).阴道革兰阳性小杆菌患者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OR=1.86,95%CI:1.13~3.07).校正年龄、学历及家庭年收入后发现,流产后并发症是阴道菌群异常的危险因素(OR=2.653,95%CI:1.16~6.07).结论: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下腹痛、发热等并发症会增加阴道菌群失调的危险性,流产后积极抗炎等预防性治疗对于保护阴道正常微环境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