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0 | 下载66

目的: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注射到裸鼠的腹部皮下,观察各组异位病灶的形成并进行比较分析,拟建立一种对造模鼠创伤小,且可连续、动态观察的可视化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方法:收集20例EMs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异位病灶子宫内膜组织,分别消化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将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分别以2.5×106/200μL、5×106/200μL和1×107/200μL 3个浓度注射到裸鼠腹部皮下,观察并记录各组病灶开始出现的时间.在注射细胞后第5、10和15天分别计算各组病灶形成率和体积.第15天时取材,通过形态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病灶.通过比较,确定建立可视化EMs模型所需的最佳细胞种类、细胞浓度及病灶形成时间.结果:在裸鼠腹部皮下分别注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后均可成功形成可视化病灶.病理分析显示病灶中密集的间质细胞包绕着腺体,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显示病灶均由人子宫内膜细胞形成.各组病灶开始出现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30,P=0.942).最佳注射细胞浓度为5×106/200μL,建立模型最佳观察时间是注射细胞后第10天.注射5×106/200μL浓度的细胞后在第10天时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组病灶发生率为100%,而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组病灶发生率为75%,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3,P=0.002

作者:苏晓华;宋殿荣;张英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8 年 4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0 | 下载:66
作者:
苏晓华;宋殿荣;张英
来源: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8 年 45卷 4期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 可视化模型 疾病模型,动物 小鼠,裸
目的: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注射到裸鼠的腹部皮下,观察各组异位病灶的形成并进行比较分析,拟建立一种对造模鼠创伤小,且可连续、动态观察的可视化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方法:收集20例EMs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异位病灶子宫内膜组织,分别消化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将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分别以2.5×106/200μL、5×106/200μL和1×107/200μL 3个浓度注射到裸鼠腹部皮下,观察并记录各组病灶开始出现的时间.在注射细胞后第5、10和15天分别计算各组病灶形成率和体积.第15天时取材,通过形态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病灶.通过比较,确定建立可视化EMs模型所需的最佳细胞种类、细胞浓度及病灶形成时间.结果:在裸鼠腹部皮下分别注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后均可成功形成可视化病灶.病理分析显示病灶中密集的间质细胞包绕着腺体,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显示病灶均由人子宫内膜细胞形成.各组病灶开始出现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30,P=0.942).最佳注射细胞浓度为5×106/200μL,建立模型最佳观察时间是注射细胞后第10天.注射5×106/200μL浓度的细胞后在第10天时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组病灶发生率为100%,而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组病灶发生率为75%,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3,P=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