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4 | 下载165

目的 探讨冷上清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例TTP患者为研究对象.该例患者入院后第3~7天,对其采用冷上清为置换液进行PE治疗(1次/d)后,同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补充纤维蛋白原(Fib).对该例患者每次冷上清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检测,分析冷上清治疗TT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 对该例患者采用冷上清为置换液进行PE治疗的结果显示:①第1次采用冷上清治疗及同时输注FFP治疗后,患者精神、神经症状消失.连续进行5次冷上清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由5×109/L逐渐恢复正常[(100~300)×109/L],血红蛋白(Hb)值由最低时的57 g/L逐渐恢复正常(110~150 g/L).②每次采用冷上清治疗后,血浆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输注FFP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5次治疗后,血浆Fib值为1.31 g/L(正常参考值为2.00~4.00 g/L),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延长.③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Hb值、血小板计数均维持正常.结论 临床对TTP采用冷上清为置换液进行PE治疗有效,但是可导致患者血浆Fib水

作者:冷亚美;王颖莉;李亚容;严天友;李燕;龚玉萍;沈恺;牛挺;朱焕玲;刘霆

来源: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8 年 4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4 | 下载:165
作者:
冷亚美;王颖莉;李亚容;严天友;李燕;龚玉萍;沈恺;牛挺;朱焕玲;刘霆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8 年 41卷 3期
标签:
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血浆置换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原 冷上清 Purpura,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lasma exchange Blood coagulation Fibrinogen Cryosupernatant
目的 探讨冷上清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例TTP患者为研究对象.该例患者入院后第3~7天,对其采用冷上清为置换液进行PE治疗(1次/d)后,同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补充纤维蛋白原(Fib).对该例患者每次冷上清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检测,分析冷上清治疗TT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 对该例患者采用冷上清为置换液进行PE治疗的结果显示:①第1次采用冷上清治疗及同时输注FFP治疗后,患者精神、神经症状消失.连续进行5次冷上清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由5×109/L逐渐恢复正常[(100~300)×109/L],血红蛋白(Hb)值由最低时的57 g/L逐渐恢复正常(110~150 g/L).②每次采用冷上清治疗后,血浆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输注FFP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5次治疗后,血浆Fib值为1.31 g/L(正常参考值为2.00~4.00 g/L),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延长.③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Hb值、血小板计数均维持正常.结论 临床对TTP采用冷上清为置换液进行PE治疗有效,但是可导致患者血浆Fib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