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36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现代中医文献中黄褐斑的辨证分型及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维普(VIP)数据库中采用中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黄褐斑的证候分型及中药处方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得到339篇文献,收录343首治疗黄褐斑的中药方剂.黄褐斑的证型主要以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肾虚血瘀为主,肝郁气滞证最常见;涉及中药224味,频次≥100次以上的药物有当归、茯苓、柴胡、川芎、白芍、红花、甘草、白术、丹参、熟地黄、桃仁、牡丹皮、香附等,其中频次最高的为当归.所用中药的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归经多见于肝经.聚类分析得到6组核心组合,进一步演化出3首新方.新方1(白芍-柴胡-薄荷-泽泻-山药)适用于黄褐斑脾虚肝郁型;新方2(鸡冠花-瓜蒌-熟大黄-牡蛎-桑椹)适用于血热血瘀型黄褐斑;新方3(白芷-僵蚕-白附子-白芥子)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结论]黄褐斑病机主要与肝郁、气滞、血瘀、肾虚有关,中药治疗黄褐斑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肾健脾为主.

作者:汤楠;温伟伦;梁天山;王伟然;吴艳华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年 39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36
作者:
汤楠;温伟伦;梁天山;王伟然;吴艳华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年 39卷 5期
标签:
黄褐斑 肝郁气滞证 当归 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补肾健脾 数据挖掘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现代中医文献中黄褐斑的辨证分型及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维普(VIP)数据库中采用中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黄褐斑的证候分型及中药处方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得到339篇文献,收录343首治疗黄褐斑的中药方剂.黄褐斑的证型主要以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肾虚血瘀为主,肝郁气滞证最常见;涉及中药224味,频次≥100次以上的药物有当归、茯苓、柴胡、川芎、白芍、红花、甘草、白术、丹参、熟地黄、桃仁、牡丹皮、香附等,其中频次最高的为当归.所用中药的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归经多见于肝经.聚类分析得到6组核心组合,进一步演化出3首新方.新方1(白芍-柴胡-薄荷-泽泻-山药)适用于黄褐斑脾虚肝郁型;新方2(鸡冠花-瓜蒌-熟大黄-牡蛎-桑椹)适用于血热血瘀型黄褐斑;新方3(白芷-僵蚕-白附子-白芥子)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结论]黄褐斑病机主要与肝郁、气滞、血瘀、肾虚有关,中药治疗黄褐斑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肾健脾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