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153

目的:探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食管动力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随机选取有反酸、烧心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80例行24 h食管pH监测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并以酸暴露时间百分比和反流-症状相关性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病理组、敏感组和生理组,对比3组患者Gerd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食管测酸及食管测压相关参数.结果:与敏感组、生理组相比,病理组GerdQ评分、DeMeester评分、立位酸反流时间、卧位酸反流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均明显升高;SF-36评分、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吞咽有效收缩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组相比,敏感组GerdQ评分较高;SF-36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测酸各指标均高于生理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组相比,病理组和敏感组远端收缩积分、下食管括约肌上3 cm处波幅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下食管括约肌长度、腹腔内段下食管括约肌长度、下食管括约肌上7、11 cm处波幅以及食管体部蠕动波速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是导致病理性酸反流发生的关键因素,且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远端收缩积分、下食管括约肌上3 c

作者:邹孟龙;宁芯;陈雅璐;杨坤;黄晓燕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 年 26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153
作者:
邹孟龙;宁芯;陈雅璐;杨坤;黄晓燕
来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 年 26卷 21期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生理性酸反流 病理性酸反流 食管动力 酸暴露时间百分比 反流-症状相关性
目的:探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食管动力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随机选取有反酸、烧心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80例行24 h食管pH监测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并以酸暴露时间百分比和反流-症状相关性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病理组、敏感组和生理组,对比3组患者Gerd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食管测酸及食管测压相关参数.结果:与敏感组、生理组相比,病理组GerdQ评分、DeMeester评分、立位酸反流时间、卧位酸反流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均明显升高;SF-36评分、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吞咽有效收缩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组相比,敏感组GerdQ评分较高;SF-36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测酸各指标均高于生理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组相比,病理组和敏感组远端收缩积分、下食管括约肌上3 cm处波幅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下食管括约肌长度、腹腔内段下食管括约肌长度、下食管括约肌上7、11 cm处波幅以及食管体部蠕动波速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是导致病理性酸反流发生的关键因素,且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远端收缩积分、下食管括约肌上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