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5 | 下载14

目的 调查参加实兵对抗演习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血清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演习中坦克乘员1121人的肌疲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同时观察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 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率38.80%,其中驾驶员发生率最高为53.33%,车长最低为17.42%(P<0.01).轻度肌疲劳者占51.49%,中度占37.47%,重度占11.03%.肌疲劳以腰骶部发生率最高49.43%,下肢最低9.66%(P<0.01).7月份(52.33%)和9月份(50.48%)坦克乘员在演习中肌疲劳发生率高于5月份(20.19%)和10月份(19.35%)(P<0.01).与演习前比较1121人坦克乘员演习后血清指标均升高(P<0.05),肌疲劳程度与血清指标成正相关(P<0.05).结论 实兵对抗演习中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率高,与振动、季节、演习持续时间、从事专业时间等有关.血清指标可以反映实兵对抗演习中坦克乘员肌疲劳的发生及疲劳程度的情况.

作者:徐林新;彭红艳;戚华丽;文进;秦文齐;侯贝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年 36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5 | 下载:14
作者:
徐林新;彭红艳;戚华丽;文进;秦文齐;侯贝
来源: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年 36卷 5期
标签:
实兵对抗 坦克乘员 肌疲劳 特征 影响因素 血清指标 force-on-force training tank soldier muscle fatigue feature influencing factor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
目的 调查参加实兵对抗演习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血清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演习中坦克乘员1121人的肌疲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同时观察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 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率38.80%,其中驾驶员发生率最高为53.33%,车长最低为17.42%(P<0.01).轻度肌疲劳者占51.49%,中度占37.47%,重度占11.03%.肌疲劳以腰骶部发生率最高49.43%,下肢最低9.66%(P<0.01).7月份(52.33%)和9月份(50.48%)坦克乘员在演习中肌疲劳发生率高于5月份(20.19%)和10月份(19.35%)(P<0.01).与演习前比较1121人坦克乘员演习后血清指标均升高(P<0.05),肌疲劳程度与血清指标成正相关(P<0.05).结论 实兵对抗演习中坦克乘员肌疲劳发生率高,与振动、季节、演习持续时间、从事专业时间等有关.血清指标可以反映实兵对抗演习中坦克乘员肌疲劳的发生及疲劳程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