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24

目的:探讨两种氟碳(perfluorccarbon,PFC)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肺损伤时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病理积分的变化.方法:采用肺灌洗诱导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后,动物分3组:①雾化吸入PFC(inhalation withaerosolized peffluorocarbon group,IAP)组;②部分液体通气(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group,PLV)组;③传统的机械通气(convenr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CV)组.分别在ALI前、ALI及ALI后1、2、 3、 4 h 7个时段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H、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肺组织做病理积分统计.结果:肺灌洗后3组动物PO2显著降低、AaDO2显著升高,两组PFC治疗干预后PaO2升高、AaDO2显著降低,与CV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AP组2 h后各时段与PLV组相应时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积分显示IAP组与PLV、CV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PFC给药方式下都具有改善肺氧合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雾化吸入组的效果更好,病理改变也最少.

作者:彭雪梅;刘慧慧;李雅兰;王仲红;王华东

来源: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9 年 3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24
作者:
彭雪梅;刘慧慧;李雅兰;王仲红;王华东
来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9 年 30卷 4期
标签:
雾化吸入 部分液体通气 氟碳 急性肺损伤
目的:探讨两种氟碳(perfluorccarbon,PFC)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肺损伤时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病理积分的变化.方法:采用肺灌洗诱导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后,动物分3组:①雾化吸入PFC(inhalation withaerosolized peffluorocarbon group,IAP)组;②部分液体通气(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group,PLV)组;③传统的机械通气(convenr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CV)组.分别在ALI前、ALI及ALI后1、2、 3、 4 h 7个时段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H、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肺组织做病理积分统计.结果:肺灌洗后3组动物PO2显著降低、AaDO2显著升高,两组PFC治疗干预后PaO2升高、AaDO2显著降低,与CV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AP组2 h后各时段与PLV组相应时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积分显示IAP组与PLV、CV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PFC给药方式下都具有改善肺氧合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雾化吸入组的效果更好,病理改变也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