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7 | 下载88

目的 探究腹型肥胖与高TG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 ,收集2006年7月-2007年6月70776例参加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的体检资料,并在随后每两年1次的随访中,观察NAFLD的发病情况.根据不同腰围身高比、TG水平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即非腹型肥胖合并非高TG血症组、非腹型肥胖合并高TG血症组、腹型肥胖合并非高TG血症组、腹型肥胖合并高TG血症组,计算各组的NAFLD人年发病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Kaplan-Meier计算各组NAFLD的累计发病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累计发病率的差异.以非腹型肥胖合并非高TG血症组为对照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组NAFLD的发病风险(HR)及95%可信区间(95%CI),并进一步分析腹型肥胖与高TG血症对NAFLD发病影响的交互作用.结果 本研究平均随访(5.03±1.67)年,共发生NAFLD 15684例,6年累计发病率为25.44%,人时发病率为44.03/千人年.经log-rank检验,累计发病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40,P<0.001).以非腹型肥胖合并非高TG血症组为对照组,校正各混杂因素后,腹型肥胖合并高

作者:崔皓哲;马向明;刘倩;孙苗苗;赵利;王万超;刘四清;曹立瀛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 年 3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7 | 下载:88
作者:
崔皓哲;马向明;刘倩;孙苗苗;赵利;王万超;刘四清;曹立瀛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 年 36卷 6期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腹部 队列研究
目的 探究腹型肥胖与高TG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 ,收集2006年7月-2007年6月70776例参加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的体检资料,并在随后每两年1次的随访中,观察NAFLD的发病情况.根据不同腰围身高比、TG水平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即非腹型肥胖合并非高TG血症组、非腹型肥胖合并高TG血症组、腹型肥胖合并非高TG血症组、腹型肥胖合并高TG血症组,计算各组的NAFLD人年发病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Kaplan-Meier计算各组NAFLD的累计发病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累计发病率的差异.以非腹型肥胖合并非高TG血症组为对照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组NAFLD的发病风险(HR)及95%可信区间(95%CI),并进一步分析腹型肥胖与高TG血症对NAFLD发病影响的交互作用.结果 本研究平均随访(5.03±1.67)年,共发生NAFLD 15684例,6年累计发病率为25.44%,人时发病率为44.03/千人年.经log-rank检验,累计发病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40,P<0.001).以非腹型肥胖合并非高TG血症组为对照组,校正各混杂因素后,腹型肥胖合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