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 | 下载0

目的:总结儿童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提高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颈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致畸原因、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疗效和预后。根据临床资料收集时间,将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颈椎后凸角、后凸矫正率和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分级进行分组对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颈椎后凸畸形患儿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8.2±4.7)岁。致畸原因:先天性9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3例、结核性2例、医源性1例和外伤性1例。16例颈椎后凸畸形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血管神经和周围脏器损伤,围手术期无一例严重并发症。9例行单纯前路手术,主要术式为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路序贯椎间扩张矫形术;6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其中1例采用分期手术);1例行单纯后路手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术前颈椎后凸角为47.0°(43.0,55.5)°,术后颈椎后凸角为6.5°(0,15.8) °,末次随访时颈椎后凸角为9.5°(6.5,13.3) °,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后凸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Z=-4.836, P<0.001; Z=-4.829, P<0.001),但术后

作者:张瀚文;姚子明;郭东;刘昊楠;李承鑫;张学军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3 年 22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 | 下载:0
作者:
张瀚文;姚子明;郭东;刘昊楠;李承鑫;张学军
来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3 年 22卷 11期
标签:
脊柱后凸 先天畸形 外科手术 儿童 Kyphosis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Child
目的:总结儿童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提高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颈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致畸原因、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疗效和预后。根据临床资料收集时间,将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颈椎后凸角、后凸矫正率和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分级进行分组对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颈椎后凸畸形患儿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8.2±4.7)岁。致畸原因:先天性9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3例、结核性2例、医源性1例和外伤性1例。16例颈椎后凸畸形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血管神经和周围脏器损伤,围手术期无一例严重并发症。9例行单纯前路手术,主要术式为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路序贯椎间扩张矫形术;6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其中1例采用分期手术);1例行单纯后路手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术前颈椎后凸角为47.0°(43.0,55.5)°,术后颈椎后凸角为6.5°(0,15.8) °,末次随访时颈椎后凸角为9.5°(6.5,13.3) °,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后凸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Z=-4.836, P<0.001; Z=-4.829, P<0.001),但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