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2 | 下载0

目的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研究探讨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脾门区淋巴结(No.10和No.11d)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制订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 2011-12-30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17例经腹入路行胃癌D2或D2+根治术的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按有无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分为阴性组(99例)和阳性组(18例),分析该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全部患者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5.4%(18/117);淋巴结转移度(阳性淋巴结数/清除的淋巴结总数)为12.0%(56/465),No.10和No.11d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9.4%(26/278)和16.0%(30/187).联合脾脏切除病例(38例)和未行联合脾脏切除病例(79例)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3.5%(26/192)和11.0%(30/273),平均每例患者淋巴结清除数量分别为5.1枚和3.5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o.4sa、4sb和9组淋巴结转移是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阴性和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9.2%和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2,P<0.001.结论 对于肿瘤直径>5 cm

作者:弥海宁;杨言苹;王涛;赵晓宁

来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7 年 24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2 | 下载:0
作者:
弥海宁;杨言苹;王涛;赵晓宁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7 年 24卷 20期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除 预后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lymph node dissection prognosis
目的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研究探讨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脾门区淋巴结(No.10和No.11d)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制订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 2011-12-30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17例经腹入路行胃癌D2或D2+根治术的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按有无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分为阴性组(99例)和阳性组(18例),分析该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全部患者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5.4%(18/117);淋巴结转移度(阳性淋巴结数/清除的淋巴结总数)为12.0%(56/465),No.10和No.11d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9.4%(26/278)和16.0%(30/187).联合脾脏切除病例(38例)和未行联合脾脏切除病例(79例)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3.5%(26/192)和11.0%(30/273),平均每例患者淋巴结清除数量分别为5.1枚和3.5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o.4sa、4sb和9组淋巴结转移是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阴性和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9.2%和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2,P<0.001.结论 对于肿瘤直径>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