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0 | 下载19

目的:分析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后模拟急进高原24 h内心率变异性(HRV)与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关系.方法:选择分别经过极限强度、有氧、无氧耐力训练的男性新兵43例,检测在模拟急进4 500 m高原24 h期间2、10、20 h的HRV,分析其与AMS的关系.结果:极限耐力组、有氧耐力组RMSSD、PNN50均显著下降,无氧耐力组呈先下降后升高曲线;有氧耐力组LF/HF先下降后增高,无氧耐力组、极限耐力组则呈先增高后下降曲线;极限耐力组、有氧耐力组SDNN、TP呈下降趋势,无氧耐力组则无显著变化.AMS症状评分与模拟急进高原后10、20 h时LF/HF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DNN、RMSSD、PNN50、HFn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极限强度耐力训练和有氧耐力训练不利于对急进高原环境的习服;无氧耐力训练使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增强ANS的调节能力,有助于提高急进高原的适应能力.

作者:田开新;覃军;黄岚;隆敏;于世勇;喻杨

来源:人民军医 2008 年 51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0 | 下载:19
作者:
田开新;覃军;黄岚;隆敏;于世勇;喻杨
来源:
人民军医 2008 年 51卷 10期
标签:
耐力训练 模拟高原 急性高原反反应 心率变异性
目的:分析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后模拟急进高原24 h内心率变异性(HRV)与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关系.方法:选择分别经过极限强度、有氧、无氧耐力训练的男性新兵43例,检测在模拟急进4 500 m高原24 h期间2、10、20 h的HRV,分析其与AMS的关系.结果:极限耐力组、有氧耐力组RMSSD、PNN50均显著下降,无氧耐力组呈先下降后升高曲线;有氧耐力组LF/HF先下降后增高,无氧耐力组、极限耐力组则呈先增高后下降曲线;极限耐力组、有氧耐力组SDNN、TP呈下降趋势,无氧耐力组则无显著变化.AMS症状评分与模拟急进高原后10、20 h时LF/HF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DNN、RMSSD、PNN50、HFn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极限强度耐力训练和有氧耐力训练不利于对急进高原环境的习服;无氧耐力训练使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增强ANS的调节能力,有助于提高急进高原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