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0

N,N-二甲基乙酰胺(DMA)的大量应用导致其越来越多的进入环境.然而水环境中的DM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尚不明确.通过急毒性、再生、抗氧化酶活力及彗星电泳试验.探讨DMA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毒性作用.研究发现,DMA处理涡虫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7.7、18.4、10.7、6.7 g/L;浓度大于0.9 g/L的DMA会损伤再生组织,延缓涡虫完成再生;处理48 h后,DMA浓度为0~5 g/L时,涡虫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呈上升趋势,大于5 g/L时酶活力开始下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DMA浓度小于1 g/L时呈下降趋势,大于1 g/L后呈现上升趋势;DMA对涡虫DNA的损伤作用不明显,浓度达到10 g/L后才表现出遗传毒性(P<0.05).结果表明DMA对涡虫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同时涡虫对DMA毒性的反应灵敏,可用于监测水环境DMA污染.

作者:房春娟;孙燕;李治;姚艳霞;赵洁

来源:生命科学研究 2010 年 1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0
作者:
房春娟;孙燕;李治;姚艳霞;赵洁
来源:
生命科学研究 2010 年 14卷 5期
标签:
N,N-二甲基乙酰胺(DMA) 东亚三角涡虫 死亡率 再生 抗氧化酶活力 DNA损伤
N,N-二甲基乙酰胺(DMA)的大量应用导致其越来越多的进入环境.然而水环境中的DM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尚不明确.通过急毒性、再生、抗氧化酶活力及彗星电泳试验.探讨DMA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毒性作用.研究发现,DMA处理涡虫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7.7、18.4、10.7、6.7 g/L;浓度大于0.9 g/L的DMA会损伤再生组织,延缓涡虫完成再生;处理48 h后,DMA浓度为0~5 g/L时,涡虫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呈上升趋势,大于5 g/L时酶活力开始下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DMA浓度小于1 g/L时呈下降趋势,大于1 g/L后呈现上升趋势;DMA对涡虫DNA的损伤作用不明显,浓度达到10 g/L后才表现出遗传毒性(P<0.05).结果表明DMA对涡虫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同时涡虫对DMA毒性的反应灵敏,可用于监测水环境DMA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