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0

为探究王锦蛇(Elaphe carinata)胚后发育免疫系统的建立过程,为其健康养殖和疾病诊断提供基础生物学数据,在室温为(26±2)℃、相对湿度为70% ~ 80%的条件下,每组5条幼蛇,连续监测了出壳组(0 d)、蜕皮组(出壳后7~lOd),灌喂鸡蛋液10 d组(出壳后20 d)和20 d组(出壳后30 d),其体重、体长、重长比和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0d至30 d,体重增加了20.37%,但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蜕皮组和灌喂l0d组的体长显著高于出壳组(P<0.05);重长比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无组间差异(P>0.05);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出壳组较高,灌喂10 d组较低,但无组间差异(P>0.05),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灌喂10 d组高于出壳组(P<0.05);胚后发育30 d内,王锦蛇的体重和体长持续增加,各型白细胞在出壳时已发育完全,但随发育进程的推进,单核细胞的百分比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则明显增加,这可能与开口后的食物刺激及基于它们的生活习性而导致的被咬伤的概率增加有关,提示在养殖过程中应先以流质食物灌饲为主,并避免将个体差异较大的幼蛇置于同一蛇箱中.

作者:孙嘉珞;高慧清;连丽燕;张志强

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7 年 3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0
作者:
孙嘉珞;高慧清;连丽燕;张志强
来源:
生态学杂志 2017 年 36卷 8期
标签:
王锦蛇 胚后发育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Elaphe carinata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monocytes eosinophils
为探究王锦蛇(Elaphe carinata)胚后发育免疫系统的建立过程,为其健康养殖和疾病诊断提供基础生物学数据,在室温为(26±2)℃、相对湿度为70% ~ 80%的条件下,每组5条幼蛇,连续监测了出壳组(0 d)、蜕皮组(出壳后7~lOd),灌喂鸡蛋液10 d组(出壳后20 d)和20 d组(出壳后30 d),其体重、体长、重长比和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0d至30 d,体重增加了20.37%,但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蜕皮组和灌喂l0d组的体长显著高于出壳组(P<0.05);重长比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无组间差异(P>0.05);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出壳组较高,灌喂10 d组较低,但无组间差异(P>0.05),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灌喂10 d组高于出壳组(P<0.05);胚后发育30 d内,王锦蛇的体重和体长持续增加,各型白细胞在出壳时已发育完全,但随发育进程的推进,单核细胞的百分比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则明显增加,这可能与开口后的食物刺激及基于它们的生活习性而导致的被咬伤的概率增加有关,提示在养殖过程中应先以流质食物灌饲为主,并避免将个体差异较大的幼蛇置于同一蛇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