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7 | 下载0

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心血管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1990年和2019年我国心血管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并对心血管进行危险因素归因分析.结果:2019年中国心血管发病人数为1234.1万,发病率为867.65/10万,较1990年分别增长了 132.82%和93.75%.2019年死亡人数458.43万,死亡率为322.30/10万,较1990年分别上升了 89.12%和57.39%.2019年中国心血管DALY、YLD和YLL分别为9193.31万人年、1038.39万人年和8154.93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上升了50.07%、146.82%和45.48%.2019年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70年龄组,分别为4646.78/10万、3057.82/10万和52696.68/10万.中国心血管归因于代谢危险导致的死亡人数、DALY和YLL最多,分别为3272924人、67112754人年和59934426人年.结论:我国心血管的疾病负担在1990-2019年间有较大增长,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轻心血管的疾病负担.

作者:张海玉;周琪;许立华;蔡会龙;孙惠昕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2 年 22卷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7 | 下载:0
作者:
张海玉;周琪;许立华;蔡会龙;孙惠昕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2 年 22卷 16期
标签:
心血管 疾病负担 吸烟 伤残调整寿命年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心血管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1990年和2019年我国心血管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并对心血管进行危险因素归因分析.结果:2019年中国心血管发病人数为1234.1万,发病率为867.65/10万,较1990年分别增长了 132.82%和93.75%.2019年死亡人数458.43万,死亡率为322.30/10万,较1990年分别上升了 89.12%和57.39%.2019年中国心血管DALY、YLD和YLL分别为9193.31万人年、1038.39万人年和8154.93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上升了50.07%、146.82%和45.48%.2019年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70年龄组,分别为4646.78/10万、3057.82/10万和52696.68/10万.中国心血管归因于代谢危险导致的死亡人数、DALY和YLL最多,分别为3272924人、67112754人年和59934426人年.结论:我国心血管的疾病负担在1990-2019年间有较大增长,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轻心血管的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