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92

目的:探讨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病人22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及资料,对病人术后3个月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27例病人中88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8.77%.尿路感染病人尿液共培养出1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75.97%),革兰阳性菌29株(22.48%),真菌2株(1.55%),检出菌种排名前3位的为大肠埃希菌(24.03%)、肺炎克雷伯菌(16.28%)、奇异变形杆菌(11.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免疫抑制剂治疗、输尿管支架更换时间间隔、造口袋更换时间间隔、造口袋排空尿量、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为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病原菌,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蓉;曹英;汤利萍;袁倩;郭灿;梅自伟

来源:护理研究 2022 年 36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92
作者:
黄蓉;曹英;汤利萍;袁倩;郭灿;梅自伟
来源:
护理研究 2022 年 36卷 11期
标签:
膀胱癌 输尿管皮肤造口 尿路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护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病人22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及资料,对病人术后3个月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27例病人中88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8.77%.尿路感染病人尿液共培养出1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75.97%),革兰阳性菌29株(22.48%),真菌2株(1.55%),检出菌种排名前3位的为大肠埃希菌(24.03%)、肺炎克雷伯菌(16.28%)、奇异变形杆菌(11.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免疫抑制剂治疗、输尿管支架更换时间间隔、造口袋更换时间间隔、造口袋排空尿量、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为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病原菌,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