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4 | 下载360

目的 分析NICU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NICU收治的27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一般资料、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27例中早产儿25例(92.59%),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9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5例.患儿均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和静脉营养,23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19例曾予机械通气,14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早期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和喂养不耐受为主.实验室检查发现23例血小板进行性下降;24例1,3-β-D葡聚糖(BG)升高;7例脑脊液异常.26例血培养阳性均为念珠菌感染.7例中枢感染患儿头颅B超和MRI有异常表现.患儿均接受氟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20例治愈,4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发于胎龄小于32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反复呼吸暂停和喂养不耐受为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早期识别和诊断的重要线索.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和BG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良好疗效.规范广谱抗生素应用、加强PICC管理、严格掌握上机和撤机指征、尽早过渡至肠内营养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丽;钱继红;何振娟;张拥军;谢利娟;杨庆南;夏红萍;朱天闻;陈妍;朱建幸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年 27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4 | 下载:360
作者:
王丽;钱继红;何振娟;张拥军;谢利娟;杨庆南;夏红萍;朱天闻;陈妍;朱建幸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年 27卷 22期
标签:
侵袭性真菌感染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婴儿,新生
目的 分析NICU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NICU收治的27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一般资料、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27例中早产儿25例(92.59%),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9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5例.患儿均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和静脉营养,23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19例曾予机械通气,14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早期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和喂养不耐受为主.实验室检查发现23例血小板进行性下降;24例1,3-β-D葡聚糖(BG)升高;7例脑脊液异常.26例血培养阳性均为念珠菌感染.7例中枢感染患儿头颅B超和MRI有异常表现.患儿均接受氟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20例治愈,4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发于胎龄小于32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反复呼吸暂停和喂养不耐受为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早期识别和诊断的重要线索.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和BG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良好疗效.规范广谱抗生素应用、加强PICC管理、严格掌握上机和撤机指征、尽早过渡至肠内营养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