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8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抑制浓度.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2只24只眼,分为右眼实验组(A组)和左眼对照组(B组),各12只眼.A组兔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术),前房灌注平衡盐液(BSS)中加入5.63μg/ml或6.06μg/ml的全反式维甲酸,B组兔眼行ECCE术,BSS中不加入维甲酸.术后1月至术后4~4.5月观察结膜、角膜、前房炎症及后囊膜情况.术后4~4.5月取出兔眼标本,石腊包埋及切片后病检.结果 术后第1~4天术眼有不同程度的结膜浅充血、睫状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术后第5天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明显好转,1周后结膜浅充血及睫状体充血消退,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兔晶状体后囊膜梭形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后囊膜增厚明显高于A组(P<0.005).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浓度为5.63μg/ml及6.06μg/ml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有抑制作用.

作者:魏敏;樊映川;林伟;赵小松

来源: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 年 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8
作者:
魏敏;樊映川;林伟;赵小松
来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 年 3卷 6期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后囊膜混浊 平衡盐液 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抑制浓度.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2只24只眼,分为右眼实验组(A组)和左眼对照组(B组),各12只眼.A组兔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术),前房灌注平衡盐液(BSS)中加入5.63μg/ml或6.06μg/ml的全反式维甲酸,B组兔眼行ECCE术,BSS中不加入维甲酸.术后1月至术后4~4.5月观察结膜、角膜、前房炎症及后囊膜情况.术后4~4.5月取出兔眼标本,石腊包埋及切片后病检.结果 术后第1~4天术眼有不同程度的结膜浅充血、睫状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术后第5天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明显好转,1周后结膜浅充血及睫状体充血消退,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兔晶状体后囊膜梭形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后囊膜增厚明显高于A组(P<0.005).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浓度为5.63μg/ml及6.06μg/ml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