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2 | 下载6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多经静脉途径输注且归巢至骨髓的比例极低,而经股骨途径输注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经不同途径输注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红荧光蛋白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生物发光法观察不同数量级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106,1×106,1×105,1×104)在体外孔板及游离股骨内的荧光成像情况,筛选出最佳浓度。分别经小鼠股骨和尾静脉途径输注最佳浓度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生物发光、病理切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法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小鼠体内荧光分布及细胞数量有无差异。结果与结论:①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荧光强度:在体外,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强度与细胞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在体内,细胞输注后股骨组荧光细胞首先出现在股骨,后迅速扩散至肺,尾静脉组荧光细胞输注后迅速扩散至肺,24 h后两组荧光细胞均在脾脏、肝脏等处可见;②细胞分布和迁移情况:生物发光法能够实现细胞在小鼠体内分布和迁移的活体观察,细胞输注后5 min,在两组小鼠的肺脏处开始出现荧光,15 min后双肺荧光强度达到高峰,24 h后可扩散至肝、脾等组织。经股骨途径与尾静脉途径输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小

作者:孙晓伟;黄皓;周勇军;陈晓丽;乔鹏鑫;邹淳;张秋霞;江千里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年 38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2 | 下载:64
作者:
孙晓伟;黄皓;周勇军;陈晓丽;乔鹏鑫;邹淳;张秋霞;江千里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年 38卷 5期
标签: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注射 生物发光 红荧光蛋白 绿荧光蛋白 培养 尾静脉注射 荧光素酶 小鼠 体内分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多经静脉途径输注且归巢至骨髓的比例极低,而经股骨途径输注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经不同途径输注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红荧光蛋白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生物发光法观察不同数量级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106,1×106,1×105,1×104)在体外孔板及游离股骨内的荧光成像情况,筛选出最佳浓度。分别经小鼠股骨和尾静脉途径输注最佳浓度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生物发光、病理切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法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小鼠体内荧光分布及细胞数量有无差异。结果与结论:①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荧光强度:在体外,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强度与细胞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在体内,细胞输注后股骨组荧光细胞首先出现在股骨,后迅速扩散至肺,尾静脉组荧光细胞输注后迅速扩散至肺,24 h后两组荧光细胞均在脾脏、肝脏等处可见;②细胞分布和迁移情况:生物发光法能够实现细胞在小鼠体内分布和迁移的活体观察,细胞输注后5 min,在两组小鼠的肺脏处开始出现荧光,15 min后双肺荧光强度达到高峰,24 h后可扩散至肝、脾等组织。经股骨途径与尾静脉途径输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