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42

背景:颈胸交界区脊柱矢状面平衡不仅与全脊柱矢状面平衡相关,还与颈椎矢状面平衡相关.目的:探讨无症状成人颈胸交界区脊柱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且无颈椎病相关临床症状者120名,年龄23-79岁,根据年龄分为21-40岁组、41-60岁组、61-80岁组,每组40名,均拍摄颈椎侧位DR影像,测量下面影像学参数:C2-C7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头部重心到C7椎体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颅倾角.结果 与结论:①3组间C2-C7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头部重心到C7椎体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颅倾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②相关性分析显示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与年龄呈正相关(r=0.622,r=0.439,r=0.533,P均<0.001);胸廓入口角与T1倾斜角呈正相关(r=0.569,P<0.001);胸廓入口角、T1倾斜角均与C2-C7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呈负相关(r=-0.725,r=-0.352,P均<0.001);③结果表明,无症状成人胸廓入口角、颈倾角、颅倾角、T1倾斜角呈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且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与年龄呈

作者:曹斌;左玉强;杜晗阳;于海泉;苏敬阳;孟浩勇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年 24卷 3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42
作者:
曹斌;左玉强;杜晗阳;于海泉;苏敬阳;孟浩勇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年 24卷 33期
标签:
胸廓入口角 颈椎矢状面平衡 影像学 相关性 无症状 成人 DR 矢状面轴向距离
背景:颈胸交界区脊柱矢状面平衡不仅与全脊柱矢状面平衡相关,还与颈椎矢状面平衡相关.目的:探讨无症状成人颈胸交界区脊柱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且无颈椎病相关临床症状者120名,年龄23-79岁,根据年龄分为21-40岁组、41-60岁组、61-80岁组,每组40名,均拍摄颈椎侧位DR影像,测量下面影像学参数:C2-C7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头部重心到C7椎体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颅倾角.结果 与结论:①3组间C2-C7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头部重心到C7椎体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颅倾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②相关性分析显示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与年龄呈正相关(r=0.622,r=0.439,r=0.533,P均<0.001);胸廓入口角与T1倾斜角呈正相关(r=0.569,P<0.001);胸廓入口角、T1倾斜角均与C2-C7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呈负相关(r=-0.725,r=-0.352,P均<0.001);③结果表明,无症状成人胸廓入口角、颈倾角、颅倾角、T1倾斜角呈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且胸廓入口角、颈倾角、T1倾斜角与年龄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