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目的 查明本次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危险因素和感染来源,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搜索2016年5月12日晚在某酒店参加婚宴人员中的腹泻(≥3次/日)或腹痛症状者进行病例调查.选择61名病例、42名参加婚宴的未发病者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食物的暴露风险;采集病例、从业人员肛拭子、剩余食物和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访谈食品从业人员食物准备过程.结果 罹患率为4.7% (61/1 300);病例主要表现为腹泻(97%)、腹痛(89%)和呕吐(48%);流行曲线显示点源暴露,潜伏期为中位数为12 h(2~20 h);同时食用鸭肫、酱牛肉两种食物与发病有统计学关联(OR=6.3,95% CI:1.1 ~35);3名病例、3种凉菜、3份环境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此次暴发是由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茵污染的凉菜引起.建议加强对餐饮机构的监管和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作者:卢峰;马涛;邵丙军;刘艳;林丹;马会来;周蕾;谢国祥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17 年 44卷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作者:
卢峰;马涛;邵丙军;刘艳;林丹;马会来;周蕾;谢国祥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2017 年 44卷 13期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Food poisoning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Case-control study
目的 查明本次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危险因素和感染来源,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搜索2016年5月12日晚在某酒店参加婚宴人员中的腹泻(≥3次/日)或腹痛症状者进行病例调查.选择61名病例、42名参加婚宴的未发病者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食物的暴露风险;采集病例、从业人员肛拭子、剩余食物和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访谈食品从业人员食物准备过程.结果 罹患率为4.7% (61/1 300);病例主要表现为腹泻(97%)、腹痛(89%)和呕吐(48%);流行曲线显示点源暴露,潜伏期为中位数为12 h(2~20 h);同时食用鸭肫、酱牛肉两种食物与发病有统计学关联(OR=6.3,95% CI:1.1 ~35);3名病例、3种凉菜、3份环境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此次暴发是由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茵污染的凉菜引起.建议加强对餐饮机构的监管和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