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 | 下载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患者中β1 肾上腺素受体(ADRB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方法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选取EH住院患者 80 例,对EH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分为LVH(LVH+)组33 例和非LVH(LVH-)组47 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取外周血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自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及血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VH+组ADRB1 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LVH-组(P<0.05),LVH+组ACE I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LVH-组(P<0.05).ADRB1 与ACE敏感基因型联合分析,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在LVH+组与LV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RB1 C/G多态性与LVH发病相关,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LVH发病危险因素;ACE I/D多态性与LVH发病相关,I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LVH发病危险因素;ADRB1 与ACE基因的敏感基因型联合作用对LVH发病可能无协同作用.

作者:张毅;顾铭霞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 年 44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 | 下载:6
作者:
张毅;顾铭霞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 年 44卷 7期
标签:
β1肾上腺素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左心室肥厚 β1-adrenergic receptor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患者中β1 肾上腺素受体(ADRB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方法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选取EH住院患者 80 例,对EH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分为LVH(LVH+)组33 例和非LVH(LVH-)组47 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取外周血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自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及血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VH+组ADRB1 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LVH-组(P<0.05),LVH+组ACE I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LVH-组(P<0.05).ADRB1 与ACE敏感基因型联合分析,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在LVH+组与LV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RB1 C/G多态性与LVH发病相关,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LVH发病危险因素;ACE I/D多态性与LVH发病相关,I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LVH发病危险因素;ADRB1 与ACE基因的敏感基因型联合作用对LVH发病可能无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