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60

目的 探索改良兔眼脉络膜黑色素瘤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成瘤影响因素;观察超声造影在定性和定量评估脉络膜黑色素瘤血液循环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将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瘤组织碎片植入10只兔的右眼,左眼作为对照.4周后采集兔眼普通超声、多普勒彩色超声、超声造影图像并自动记录,使用SonoLiver分析眼内肿块血流充盈曲线.结果 兔眼内脉络膜黑色素瘤成瘤率为80.0%(2只动物死亡).肿块体积最大切面两条垂直线测量值为(0.92±0.28)cm、(0.66±0.30) cm,肿瘤的峰值强度为(263.56±143.33)%,上升时间为(5.01±1.42)s,达峰时间为(6.17±2.18)s,渡越时间为(18.01±7.65)s,曲线下面积为(4505.13±1491.75)%,上升支斜率为59.48±75.18,下降支斜率为-7.21±5.76.肿瘤组织与正常眼球壁组织比较,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下降支斜率均较大(均为P<0.05),上升时间、上升支斜率、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脉络膜下腔植入肿瘤组织碎片是一种稳定兔眼脉络膜黑色素瘤模型建立方法,超声造影在定性和定量判断眼脉络膜黑色素瘤内血流微循环模式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敏;唐金华;刘海芸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17 年 37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60
作者:
高敏;唐金华;刘海芸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17 年 37卷 11期
标签:
脉络膜黑色素瘤 动物模型 超声造影 血流循环 choroidal melanoma animal mode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blood circulation
目的 探索改良兔眼脉络膜黑色素瘤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成瘤影响因素;观察超声造影在定性和定量评估脉络膜黑色素瘤血液循环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将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瘤组织碎片植入10只兔的右眼,左眼作为对照.4周后采集兔眼普通超声、多普勒彩色超声、超声造影图像并自动记录,使用SonoLiver分析眼内肿块血流充盈曲线.结果 兔眼内脉络膜黑色素瘤成瘤率为80.0%(2只动物死亡).肿块体积最大切面两条垂直线测量值为(0.92±0.28)cm、(0.66±0.30) cm,肿瘤的峰值强度为(263.56±143.33)%,上升时间为(5.01±1.42)s,达峰时间为(6.17±2.18)s,渡越时间为(18.01±7.65)s,曲线下面积为(4505.13±1491.75)%,上升支斜率为59.48±75.18,下降支斜率为-7.21±5.76.肿瘤组织与正常眼球壁组织比较,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下降支斜率均较大(均为P<0.05),上升时间、上升支斜率、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脉络膜下腔植入肿瘤组织碎片是一种稳定兔眼脉络膜黑色素瘤模型建立方法,超声造影在定性和定量判断眼脉络膜黑色素瘤内血流微循环模式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