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7 | 下载174

临床上对于 HbA1c>9%的新诊断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 )患者,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一般来讲会选择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治疗同时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那么这个要联合的药物我们推荐首选肠促胰素类药物,特别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基于理由如下:(1)胰岛细胞功能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机制,而肠促胰素类药物能通过双激素调节作用有效改善胰岛细胞功能;(2)传统的降糖药物除不能解决糖尿病的核心问题,而且一些传统的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还有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而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有效降糖,而且低血糖风险少,并且通过降低食欲、延缓胃排空等多种机制达到减重效果;(3)G L P‐1受体激动剂可以带来降糖作用之外的潜在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效应。

作者:肖新华

来源:医学与哲学 2015 年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7 | 下载:174
作者:
肖新华
来源:
医学与哲学 2015 年 8期
标签:
新诊断 超重或肥胖 2型糖尿病 肠促胰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newly diagnosed overweight or obe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cretin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临床上对于 HbA1c>9%的新诊断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 )患者,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一般来讲会选择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治疗同时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那么这个要联合的药物我们推荐首选肠促胰素类药物,特别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基于理由如下:(1)胰岛细胞功能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机制,而肠促胰素类药物能通过双激素调节作用有效改善胰岛细胞功能;(2)传统的降糖药物除不能解决糖尿病的核心问题,而且一些传统的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还有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而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有效降糖,而且低血糖风险少,并且通过降低食欲、延缓胃排空等多种机制达到减重效果;(3)G L P‐1受体激动剂可以带来降糖作用之外的潜在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