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 | 下载14

目的 旨在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提高气管狭窄患者麻醉质量及安全性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X线平片检查提示气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压狭窄,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进行CT模拟支气管镜及后处理技术处理,收集整理3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气管狭窄患者麻醉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 经整理32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发现,32例患者中,气管狭窄程度分级Ⅰ级者24例,气管狭窄程度分级Ⅱ级者8例.经CT模拟支气管镜图像测量,32例患者中气管狭窄最严重出直径3.1~9.1mm,平均直径(6.71±1.21)mm;气管狭窄最严重处横截面积:0.80~1.26cm2,平均横截面积(1.00±0.69)cm2.以CT图像资料为根据,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麻醉诱导,第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氧饱和度:95~100%,呼气末二氧化碳:3.50~5.51kPa,术中、拔管后未发生气管插管并发症.结论 麻醉前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气管狭窄患者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提高气管狭窄患者气管插管安全性、麻醉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李亚东;张侃

来源: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 年 17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 | 下载:14
作者:
李亚东;张侃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 年 17卷 11期
标签:
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 气管狭窄 麻醉质量 安全性
目的 旨在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提高气管狭窄患者麻醉质量及安全性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X线平片检查提示气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压狭窄,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进行CT模拟支气管镜及后处理技术处理,收集整理3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气管狭窄患者麻醉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 经整理32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发现,32例患者中,气管狭窄程度分级Ⅰ级者24例,气管狭窄程度分级Ⅱ级者8例.经CT模拟支气管镜图像测量,32例患者中气管狭窄最严重出直径3.1~9.1mm,平均直径(6.71±1.21)mm;气管狭窄最严重处横截面积:0.80~1.26cm2,平均横截面积(1.00±0.69)cm2.以CT图像资料为根据,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麻醉诱导,第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氧饱和度:95~100%,呼气末二氧化碳:3.50~5.51kPa,术中、拔管后未发生气管插管并发症.结论 麻醉前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气管狭窄患者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提高气管狭窄患者气管插管安全性、麻醉质量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