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4

目的 研究表达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F5表位的重组沙门菌(SA-2F5)对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8组,以0,104~1010菌落形成单位(CFU)重组菌灌胃,30d后用改良寇氏法测定LD50;BALB/c小鼠随机分2组,灌胃给予107CFU重组沙门菌或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于感染后第3,9,16,30 d,无菌操作取各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检测重组沙门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SA-2F5对BALB/c小鼠的LD50为1.45×109CFU;感染后第3d,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活菌数依次为5.38×104,4.87×104,9.08×103 CFU.第9d各脏器活菌数分别降至7.35×102,7.50×102及3.00 X 102CFU.第16d各脏器活菌数基本与第9d相当.之后各脏器中活菌数持续下降,至第30d肝、脾内检测不到活菌,肠系膜淋巴结内活菌为2.1×102CFU.结论 重组沙门菌SA-2F5毒力显著降低,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分布.

作者:李庆海;陈文江;刘树林;凌虹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08 年 24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4
作者:
李庆海;陈文江;刘树林;凌虹
来源: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年 24卷 8期
标签:
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包膜 表位 重组鼠伤寒沙门菌 半数致死量(LD50)
目的 研究表达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F5表位的重组沙门菌(SA-2F5)对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8组,以0,104~1010菌落形成单位(CFU)重组菌灌胃,30d后用改良寇氏法测定LD50;BALB/c小鼠随机分2组,灌胃给予107CFU重组沙门菌或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于感染后第3,9,16,30 d,无菌操作取各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检测重组沙门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SA-2F5对BALB/c小鼠的LD50为1.45×109CFU;感染后第3d,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活菌数依次为5.38×104,4.87×104,9.08×103 CFU.第9d各脏器活菌数分别降至7.35×102,7.50×102及3.00 X 102CFU.第16d各脏器活菌数基本与第9d相当.之后各脏器中活菌数持续下降,至第30d肝、脾内检测不到活菌,肠系膜淋巴结内活菌为2.1×102CFU.结论 重组沙门菌SA-2F5毒力显著降低,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