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24

本研究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移植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rMSC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开胸直视下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只开胸腔不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AMI组(开胸结扎后注射无血清DF12培养液)及rMSC组(开胸结扎后注入Dil标记的rMSC).将rMSC移植至大鼠心肌梗死周边心肌组织内8周后,通过超声心动检查、生理多导仪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等心功能指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移植细胞的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1抗原以了解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数量.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rMSC表达CD90、CD44、CD105、CD54,不表达CD34、CD45、CD31.移植的rMSC在大鼠心肌组织内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rMSC移植组大鼠梗死周边组织新生血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移植组大鼠LVEF、LVESP、+dp/dtmax、-dp/dtmax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LVEDP明显下降.结论:rMSC移植后在心肌组织中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可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肌梗死动物的心功能.

作者:张荣莉;姜尔烈;王玫;周征;翟文静;翟卫华;王华;王志永;包宇实;杜宏;韩明哲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 年 1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24
作者:
张荣莉;姜尔烈;王玫;周征;翟文静;翟卫华;王华;王志永;包宇实;杜宏;韩明哲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 年 17卷 2期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干细胞移植 心功能
本研究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移植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rMSC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开胸直视下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只开胸腔不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AMI组(开胸结扎后注射无血清DF12培养液)及rMSC组(开胸结扎后注入Dil标记的rMSC).将rMSC移植至大鼠心肌梗死周边心肌组织内8周后,通过超声心动检查、生理多导仪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等心功能指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移植细胞的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1抗原以了解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数量.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rMSC表达CD90、CD44、CD105、CD54,不表达CD34、CD45、CD31.移植的rMSC在大鼠心肌组织内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rMSC移植组大鼠梗死周边组织新生血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移植组大鼠LVEF、LVESP、+dp/dtmax、-dp/dtmax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LVEDP明显下降.结论:rMSC移植后在心肌组织中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可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肌梗死动物的心功能.